女员工如厕遭男同事两次偷拍-报警维权反被公司要求与偷拍者一起离职
女子如厕遭男同事偷拍公司让她离职事件曝光,30岁周亚两次遇袭后报警维权,却被教育公司以玩手机等理由逼离职,引发职场女性安全热议。偷拍者李坤行政拘留15天后辞职,公司捆绑处理遭质疑,深度剖析企业责任与权益保护,警醒职场隐秘风险。
刘一朵
女子如厕遭男同事偷拍公司离职事件
上海教育公司职员周亚近日曝光惊人职场黑幕,她于2025年5月1日在公司一楼女厕如厕时,发现男同事李坤用手机从隔间下方偷拍,惊恐中她迅速收拾离开。事后周亚选择私下处理,以维护公司声誉为由,与李坤协商赔偿1万元,并约定其辞职,但李坤未履行承诺。此事件间隔三个多月后,2025年8月,周亚再次在同一女厕遭遇李坤偷拍,她当即报警,警方迅速介入,李坤因涉嫌寻衅滋事被行政拘留15天,并于拘留后被公司辞退。周亚本以为正义得伸,却没想到公司领导以“上班玩手机、影响工作”等理由要求她主动离职,甚至当众宣称“谁被偷拍谁丢脸”,多次强调此事对公司形象损害更大。

周亚在10月3日与公司协商后离职,10月17日她在社交媒体发帖详述经过,瞬间引爆舆论。媒体报道显示,此案反映了职场中受害者维权难的普遍困境,企业往往优先保全集体利益,而非保护个体权益。周亚的勇敢曝光,不仅揭露了偷拍者的猥琐行径,还暴露了公司处理机制的偏颇,引发网友对女性厕所安全的广泛关注。
职场女性偷拍维权反被逼离职分析
职场女性偷拍维权反被逼离职的现象,在周亚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第一次私了后,李坤未辞职反而变本加厉,第二次报警虽获拘留,但公司以“影响团队和谐”为由,将责任推向受害者,这种“受害者有责论”逻辑深受诟病。法庭文件及警方通报显示,李坤行为持续性强,第一次赔偿后未悔改,第二次涉案更暴露心理问题。公司教育属性本应注重道德教育,却在处理中优先考虑声誉,领导言论“被偷拍丢脸”直接污名化受害者,违背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及职场反骚扰规定。
专家分析,此类事件中,企业往往选择和稀泥,避免丑闻扩散,但忽略了受害者心理创伤,周亚离职后一度崩溃,需专业心理干预。媒体如扬子晚报报道,此案预审已结束,预计将引发劳动仲裁,周亚可凭录音证据索赔精神损害,类似案件中受害者胜诉率达70,但过程漫长耗时。
女子如厕偷拍公司处理争议社会热议
女子如厕偷拍公司处理争议的社会热议,迅速蔓延至全国职场安全讨论。周亚发帖后,阅读量破百万,网友直指公司“护短”文化,领导四次重复丢脸言论成网络金句,讽刺企业双标。公司回应强调周亚主动离职,两人捆绑开除以示公正,但舆论认为此举变相逼迫,忽略了受害者尊严。凤凰网等媒体跟进报道,李坤拘留后低调消失,周亚则公开感谢支持者,强调曝光是为保护更多女性。热议焦点转向职场反骚扰法执行,企业教育公司本该以身作则,却成反面教材,引发对行业自律的质疑。